湘西地处大山深处,漫山遍麵都是树木和竹子。同时,湘西大山的一切要靠肩挑背负,于是,形式多样的竹编成了湘西的一大特色。竹编中式样最多,应用最广的恐怕就是竹背篓了。因此就有人 说:湘西没有路,只有竹背篓。的确,背篓是湘西一道流动的风景线。
如果你来到湘西,在流连秀美风景的同时,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牵挂湘西 的背篓。无论是在吊脚楼前,还是在狭窄的山路,无论是在陡峭的山崖,还是 在幽静的古巷,你都可以见到背着背篓的乡民。就是到了大山深处,你同样会看到山民们用背篓将硕大的木头慢慢搬动,你 也会见到采药的山民背着很大的背萎在山林间 攀爬,你还可以看到湘西背夫,背篓里装着沉 甸甸的砂石,一步一步背上山顶去修建索道。 面对那山那路,看着泥土般纯朴的山民,你不 难想象他们生活的艰辛,也能感悟到他们面对生活时的韧性。
背篓的制作方法很简单,就是用篾片编织而成,但对于湘西人而言,背篓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和生活用具。在湘西村寨,家家户户都有背篓,而且 多种多样,主要有花背萎、盐背篓、柴背篓等。
花背篓:是一种最小巧、最精美的背篓, 编织工艺要求很高,用材也极讲究,常用稀有的金竹做材料,最细—几 乎只有丝线一样粗细,是姑娘、小媳妇用的,不能背重物,相当于一种随身饰品。
盐背篓:所用材料常为楠竹,篾破得较厚、较粗, 但刮得光滑,扎实牢固,这 种背篓使用率最高。其名称 来源与背盐有关。过去,湘 西缺盐,要到四川去贩运一 种像沙石一样的岩盐。因为路途遥远,加上全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,不便于 挑担,人们只好用背萎背着走,于是就有了盐背篓。
柴背篓:是专供打柴等粗重 农活时用的,工艺粗糙,但结实耐 用,背一百多斤不会变形。
笸篓:是背篓中最大的,萎口要超过人的头顶。主要用途是不需要捆扎,能直接装入的东西,如玉米棒、高粱穗、黑木炭等。
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”,背 篓是湘西山民适应特有地理环境的 产物,是岁月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,也是一幅湘西版的民俗风情画。
说到湘西的背篓,不能不提到湘西的木背篓,其实就是一种用来背水的木 桶。湘西人大多生活在溪河边的山坡上,山路太陡,走路都要双手贴着地面前行,无法用两只水桶下河挑水,人们就发明了一种用来背水的大木桶,形状和背篓差不多,作用相当于背篓。 磾大笨重的木背篓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湘西山民在大自然面前的 无奈,更表现出了他们征服自然时的智慧和韧性。
更多关于凤凰古城的精彩内容,可以点击:www.yoofh.com/fenghuangyou/
发表评论
相关内容查看全部
Copyright(C) 2010-2021 yoofh.com (凤凰古城旅游)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凤凰旅游攻略网授权,禁止转载凤凰古城旅游任何信息
凤凰古城旅游客服热线电话:0731-85678026 24小时服务电话:151-11466622 15974222493 陈经理
网站联系QQ:1850700229 或 1468037734 (凤凰旅游咨询报名) QQ:1486753189 (网站友情链接与凤凰古城旅游合作)
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服务-是专业的凤凰古城旅游,张家界旅游,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
凤凰旅游攻略网提供凤凰旅游攻略,长沙到凤凰的交通,长沙到凤凰自由行,住宿,长沙到凤凰旅游团等旅游线路与咨询
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:L-HUN-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
版权所有:张家界凤凰旅游 技术支持:凤凰古城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