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族的文化史就是苗族的一部发展史。许多重大的节庆话 动、舞蹈等都带有先民拓荒的痕迹,也是苗族人纪念先辈’缅怀 先民的一种表现形式;同时还有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无为时的 敬畏,祈求神灵保护的虔诚。苗族鼓舞也不例外。
鼓舞”苗语又称“雀龙”。传说苗族刚刚迁来湘西的时候,住在荒山野岭,草莽洞穴,常常遭受豺狼虎豹、蛇蟒毒蝎的伤害,生活十分艰难。为此,人们结芦为屋,群聚为寨,拓荒造田,狩猎为生。谁知天有不测风云,一群青面獠牙,血盆木口昀 山妖窜进苗乡,苗寨被他们毁了三十三,苗民被他们吃了三千 彐。这时,一位名叫若雄的苗家后生挺身而出,他带领乡亲们在寨前寨后布陷阱、张云网、放铁套,人手不离梭标、杉刀、鸟 铳,同山妖浴血奋战了三天三晚,打死山妖无数,并在陷阱里活 捉了妖王。乡亲们咬牙切齿,杀了妖王,尚不解恨,又把它的皮 剥下来蒙在一截空心的树干上,拿着山妖的腿骨敲打。
他们一边敲一边情不自禁地用与山妖拼杀的动作手舞足蹈。 随着山妖皮的干燥,那敲打声越来越雄浑响亮,吓得那些野兽 和山妖再也不敢来苗 寨残害生灵了。后来,人们还在这种舞蹈中 加人了一些日常生产、生活的情节,慢慢地跳鼓就成了苗家喜闻乐见的一种风俗流传下来。
时至今日,“跳鼓”巳作为”种大众民族体育活动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竞赛项目。它集体育、娱乐、舞蹈于一体,以其雄 浑的旋律,激越的鼓点,粗矿优美的舞姿及多变的套路独树一 帜,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艺苑的一朵奇葩。苗家著名女鼓王石顺 明曾多次斑进到京表演,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称赞。 并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“金牌”及“苗家鼓王”的称号。
“跳鼓”形式多样,有单人跳鼓、双人跳鼓、多人跳鼓。不 论哪种形式都须一人或数人“敲边鼓”,其节奏必须和表演者的鼓点相和谐。内容主要以生产、生活中的动作为素材,其套路多 变,时有即兴发挥。经过多年整理加工,大致可分为“迎宾鼓舞”、“生活鼓舞”和“丰收鼓舞”等三个部分。
发表评论
相关内容查看全部
Copyright(C) 2010-2020 yoofh.com (凤凰古城旅游)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凤凰旅游攻略网授权,禁止转载凤凰古城旅游任何信息
凤凰古城旅游客服热线电话:0731-85678026 24小时服务电话:151-11466622 15974222493 陈经理
网站联系QQ:1850700229 或 1468037734 (凤凰旅游咨询报名) QQ:1486753189 (网站友情链接与凤凰古城旅游合作)
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服务-是专业的凤凰古城旅游,张家界旅游,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
凤凰旅游攻略网提供凤凰旅游攻略,长沙到凤凰的交通,长沙到凤凰自由行,住宿,长沙到凤凰旅游团等旅游线路与咨询
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:L-HUN-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
版权所有:张家界凤凰旅游 技术支持:凤凰古城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