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鼓是湘西苗民非常喜爱的一项民俗活动,湘西苗鼓的独特在于它 不单是击,还非常 讲究跳,所以叫做 跳苗鼓。在湘西苗 家,贵客来了,要 跳“迎宾鼓”; 节日到了,要跳 丧事祭祀,要跳“老人鼓”。小时候,一听到鼓声,我们一堆大小不一的孩子都要循着声音飞奔,边跑边尖叫。一来是怕自己去迟了,前面的听不到;二来去早点,活动如果没有开始,还可以趁 大人不注意,用一双小手使劲地敲上几棒,吸引好多孩子羡慕的眼神。
关于苗鼓的来历,民间有一个传说。远古分期,有一只多头魔怪经常闯入 苗寨,将妇女孩子抢到一个天坑里,然后杀死孩子,糟蹋妇女。苗民们非常愤 怒,但苦于找不到 机会杀死魔怪。一次,魔怪再次冲进寨子,将苗家姑娘 阿珠抢走,勇敢的 苗族青年亚雄等人 正好碰到,一路 追赶,追到天坑 边,魔怪跳进了坑 里。亚雄和几个青 年不顾生死,跟在魔怪后面纵身跳进 天坑,经过7天7夜搏 斗,最后终于将魔怪 杀死,救出了阿珠。乡民们迅速从四面八 方涌来,燃起篝火,欢庆胜利,亚雄和几 个青年剥下魔怪的皮 蒙在一个木桶上使劲击打,声音竟然很好听。于是人们学会用 兽皮蒙在木桶上击打 凤凰苗鼓表演 取乐。由于起初蒙得不是太紧,击打时兽皮要陷下去,停一下兽皮就又鼓起来,人们就把这种能发 出声音的东西叫做“鼓”。
苗鼓讲究边击边跳,跳者双手各拿一根鼓槌,上缠红黄绸锻,根据鼓点的 内容要么翻转腾挪,快似闪电,要么舒展明快,似高山流水,令人眼花缭乱。 其动作的主要内容有的来自于劳动生产,不管是耕田插秧,还是晒谷种地,以 及爬坡下山都可以在鼓点中展现。这种鼓声一起,男人们就会边看边“咚咚 咚”地和着节拍舞动起来。有的来自生活习俗,女人洗衣梳头、织布挑花、男 人推磨挑担都演绎得淋漓尽致。此时,一旁的女人们就会叽叽喳喳,品头论足。有的模仿动物,猴子上树、猴子挠痒、小猫洗脸也可以表现得活灵活现, 就是一些武术套路也 被运用到了跳鼓之 中。到了这时,就是 孩子们的天堂,要么 被逗得哈哈大笑,要 么跟着抓耳挠腮。
如今,苗鼓得以 进一步发扬光大,每年的九月九日是湘西传统的苗鼓节,苗民村寨寨聚集在一起,击鼓狂欢。各色苗鼓一起展示,各种鼓点此起彼伏,异常壮观。
三代鼓王
在湘西苗鼓中,最好看、最传奇的恐怕要数德夯了。因为这里不仅生活着三代鼓王,而且她们都有着不同的生活传奇。第一代鼓王龙桂番早在1957年就将苗鼓敲进了中南海,为少年苗鼓手为毛主席表演,还受聘到中南民族学院教苗鼓,人称穿苗服的教授。然而,得到
她真传的大女儿却于1985年,在一苗鼓盛宴中,从10米多闻的戏台上摔下身亡,一代鼓王曾经因为伤心过度20年不近苗鼓,直到近年来才出山传授技艺。
第二代鼓王石顺明同样把苗鼓敲进了人民大会堂,还多次在各种大赛中获奖。她曾经到香港等地演出,结束后被观众久久围住不让离去,将苗鼓神韵发挥到了淋漓尽致。
第三代鼓王龙菊兰在表演苗鼓时,一位来湘西旅游的上海小伙子被她的技艺迷住,苦苦追求,二人得以相恋。但小伙子家里起初坚决反对,不同意儿子娶一个穷乡僻壤的女子。直到看了她的表演,7家人都被感染,他们特意带着迎亲车队赶到德夯,将这位湘西山里女子娶回了上海。
如今,湘西的鼓点依旧,乡民的生活依旧。只 是那鼓点下的乡民越来越多,鼓点下的故事自然也 会越来越美。
发表评论
相关内容查看全部
Copyright(C) 2010-2021 yoofh.com (凤凰古城旅游)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凤凰旅游攻略网授权,禁止转载凤凰古城旅游任何信息
凤凰古城旅游客服热线电话:0731-85678026 24小时服务电话:151-11466622 15974222493 陈经理
网站联系QQ:1850700229 或 1468037734 (凤凰旅游咨询报名) QQ:1486753189 (网站友情链接与凤凰古城旅游合作)
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服务-是专业的凤凰古城旅游,张家界旅游,张家界凤凰古城旅游交流信息服务网站
凤凰旅游攻略网提供凤凰旅游攻略,长沙到凤凰的交通,长沙到凤凰自由行,住宿,长沙到凤凰旅游团等旅游线路与咨询
运营资质途乐旅游 许可证号:L-HUN-01200 湘ICP备18021764号
版权所有:张家界凤凰旅游 技术支持:凤凰古城旅游